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篮球 > NBA

官方队记:杨瀚森首次未能超出预期第四节球队该多围绕他打战术

2025-10-10 13:40:24
来源:罗说NBA

北京时间10月10日,开拓者官方队记Casey Holdahl在播客上回顾了杨瀚森的季前赛首秀,并做出了详细的点评。由于Holdahl是开拓者官方的记者,所以他的内容相对比较权威和有参考性。具体内容如下——



杨瀚森在首秀中的表现,是我第一次觉得“他没有超出预期”。要知道,之前的每一次亮相,他都超出了大家的期待:U19世锦赛、CBA联赛、联合试训、开拓者队的试训、夏季联赛,都远超预期。而季前赛首秀,是他第一次他的表现没有超出预期,但这很正常——毕竟他才20岁,要学习语言,还要面对勇士队这样让内线球员头疼的对手。

你可能会说他“表现挣扎”,但我甚至不觉得是挣扎,他只是像一个20岁的新秀内线一样,第一次体验NBA比赛的节奏而已。全场他出场21分钟,得到4分、4个篮板、1次助攻,最终六犯离场,而且其中四次犯规都发生在第四节。

至少在比赛还处于“主力轮换球员对抗”的阶段,他的犯规控制得还不错。而当比赛交给替补球员——那些双向合同球员、为合同而战的球员时,他的犯规开始增多。这又回到了之前提到的“身边队友对防守的影响”——当你身边是懂防守的队友时,你的防守会更轻松;但当身边的队友也在摸索时,你自己也会遇到困难,尤其是面对勇士队这样聪明的球队。



显然,勇士队是想赢下这场比赛的,而且他们的替补阵容实力确实比开拓者队的替补更强,这一点毋庸置疑。但我不认为勇士队的首发阵容(至少这场的首发)比开拓者队的首发强,事实上,开拓者队的首发明显更出色。

另外,我觉得杨瀚森这场比赛看起来有些紧张,我想他自己可能也承认这一点。大通中心全场爆满,有来自中国的很多球迷专程来看比赛,还有中国的很多媒体——他赛后的新闻发布会,除了我们这些常驻球队的记者,至少还有10家国际媒体(主要是中国媒体)参加。这样的场面,难免会让人有压力,而且对手也确实在全力冲击他,所以他在场上显得有些犹豫。



比赛节奏对他来说,可能不算大问题,但还需要时间适应。上赛季克林根刚开始打比赛时,也有过类似的情况——NBA的节奏、变向速度、内线球员的回防要求,这些都需要通过大量比赛来适应,需要不断练习,慢慢找到在这种节奏下打球的感觉。

杨瀚森赛后也提到,他需要继续提升体能,加强英语理解能力——他多次提到了英语的重要性。我认为,在NBA季前赛这样的舞台上,语言能力确实很关键,但还有一点需要考虑:当你的语言能力和场上沟通能力有限时,该如何适应NBA比赛?

也就是说,球队和他都需要慢慢习惯这种情况——杨瀚森需要学会如何在“听懂一部分指令、听不懂另一部分”的情况下打球,球队也需要找到应对方法,毕竟至少本赛季,语言问题可能都会存在。

不过有一个细节我觉得很棒:比卢普斯教练在场上专门指导杨瀚森,这一点真的很好。有好几次,比卢普斯在边线看到杨瀚森的失误后,会很激动地指出来,他本身就是个很有激情的教练,但每次指导结束后,他都会肯定杨瀚森,比如和他击掌,让他知道“没关系,我只是在帮你纠正问题,教你一些东西,我也是个好胜心很强的人,曾经在最高水平的赛场打过球”。



他的执教方式很像球员,所以当他指出杨瀚森的失误,告诉他该怎么做时,我相信杨瀚森能听懂一部分,也有一部分听不懂。但重要的是,指导结束后,教练会给予支持和鼓励,让他知道“我是你的教练,我关心你,希望你变好”。

印象特别深的是第三节的一次暂停,比卢普斯走到禁区附近的杨瀚森身边,很认真地比划着讲解战术。我坐在高层看台上,听不到他们在说什么,但能看到比卢普斯一直在比划,然后杨瀚森的翻译克里斯从通道里一路跑过来,开始为他们翻译。

所以季前赛的意义,也包括让球队和杨瀚森一起摸索“他在场上时的沟通流程”——比如他犯错后如何纠正,同时还要打好比赛。这不仅仅是技术和体能层面的问题,更涉及到“如何在语言沟通有困难的情况下,依旧能进步、能打好比赛”。这些都需要在训练营期间慢慢解决。

勇士队确实是很难对付的对手,虽然大家可能希望看到杨瀚森大杀四方,但我从未有过这样的预期——甚至不指望他能打得特别轻松。我觉得他这场比赛看起来有些不自在,这也是第一次我看到他在场上有这种感觉,毕竟他面对的是勇士队。而且他赛后也提到,当被问及“看到对面的库里、追梦和霍福德时是什么感受”,他说“感觉就像在玩2K游戏一样”。



对杨瀚森这样从CBA走出来的球员来说,这种“NBA时刻”难免会让他有些恍惚——或许不是“追星”的感觉,但会有一种“两年前我还在山东队打球,现在却在NBA赛场”的不真实感。要知道,如果你是从大学联赛打出来的,可能更早接触到这种高水平环境,而CBA相对来说更封闭一些;如果是从欧洲联赛过来,那里的比赛竞争更激烈、开放性更强,能和不同国家的球队交手,还有欧冠这样的舞台,适应起来会更容易。

CBA的封闭性较强,球员可能没那么多机会接触不同风格的打法、不同类型的球员,以及这样的比赛氛围,所以杨瀚森需要时间适应这些。但我在这场比赛中看到的一切,都没有让我感到担心,他只是表现得像一个来自中国的新秀内线而已,这就是我对他这场比赛的评价。



不过有一点值得一提:他的正负值是-1,出场21分钟能有这样的正负值,其实已经不错了。显然,单场正负值不能说明太多问题,但至少能看出,他在场上时,球队并没有被对手彻底压制。他只是在慢慢适应,可能因为紧张,失误比平时多了一些。

另外,我有点希望第四节球队能多围绕他打一些战术——既然已经把比赛交给替补了,或许可以多看看他的表现。要知道,杨瀚森最突出的优势之一就是他的传球决策能力、为队友创造机会的能力和球场视野。我本希望在比赛无关胜负的第四节,能多看到一些他组织进攻的画面,比如为切入的队友传球之类的。



一方面,我能理解球队为什么不这么做——因为这可能不是他们本赛季计划中的进攻风格。比卢普斯教练之前被问到“是否认为杨瀚森本赛季能承担一部分组织任务”时,也表示“不太可能”,因为球队希望第二、第三阵容的进攻风格能和第一阵容保持一致。如果第一阵容不主打“内线高位策应、组织进攻、为队友创造机会”的战术,那么第三阵容也不会这么打。

所以我能理解球队的安排,但看看数据你会发现:杨瀚森第四节只出手1次,而其他队友基本都比他多。我还是希望第四节能给他多一些出手机会,多设计一些让他组织进攻的战术。

另外,第四节开拓者队丢了51分,替补阵容的表现本就不算好,所以即便围绕杨瀚森打战术,也不会有太大影响。但比卢普斯教练是个好胜心很强的人,他不会因为是第四节就放松,不会说“反正比赛无关紧要,试试新战术”——他就是想赢下这场比赛。而且那场比赛最终分差很小,所以比赛到最后其实还很胶着,我猜比卢普斯当时满脑子都是赢球,所以没太多精力去尝试新战术。

最新资讯
最新录像
最新集锦
热词推荐